中德国际学院

  2004年江苏省教育厅批准(苏教外〔2004〕51号),2007年国家教育部第一批复核通过(教外综函〔2007〕76号),江苏理工学院与德国梅泽堡应用技术大学(Hochschule Merseburg)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环境工程、应用化学和市场营销”等四个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江苏理工学院中德国际学院是四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管理机构。2010年项目通过国家教育部试点评估。

  中德国际学院的办学宗旨是发挥中德双方教育优势,吸收国际先进的教育思想和优质的教育资源,注重实践、注重创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拥有中德文化背景、通晓国际规则、具备国际交流能力和较强专业工作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学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2+2”分阶段跨国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前两年就读于江苏理工学院中德国际学院,在中德双方教师共同指导下接受德语中级水平培训和专业基础课程学习,通过德方合作学校举行的德语FZP考试和基础阶段专业课程考试;学生后两年赴德国梅泽堡应用技术大学继续专业课程学习(理论+实习)、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顺利完成学业后,学生可以获得中、德两国政府认可的学士学位证书和本科毕业证书。毕业生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可以申请在梅泽堡应用技术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也可以申请进入德国其它大学继续深造,还可以在德国谋求工作职位。二、拥有一支稳定的德语师资队伍(德籍德语教师4—5名,中方德语教师6名),共同培养学生德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其专业学习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三、专业学习优势互补,定位准确。学校机械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商学院和数理学院等教学单位安排教学能力强的教授或副教授在中德 国际学院承担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每学年还有9名梅泽堡应用技术大学相关专业教授专程前来学院从事核心专业课程教学,有效而持续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中德国际学院自2004年创办,四个专业每年招生100名左右,迄今已经输送7届学生约500余人赴德留学,出国率达75%;目前已有近300余人顺利完成学业,毕业率高达85%,其中160余人继续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柏林工业大学等多所大学深造或者在德国博世公司总部、德国弗里森泵业有限公司总部等公司工作。学院成立10年来,办学规模日益稳固,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基本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合作办学成果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方的广泛赞誉,引起国内外多家新闻媒体高度关注,《Mitteldeutsche Rundschau》、《Merseburger Zeitung》、《Home Magazine》、《科技日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和“江苏电视台”等新闻媒介纷纷予以报道,中德国际学院的办学水平已经进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先进行列。

  为了进一步提升项目的国际合作水平,充分利用校内优势教育资源,2012年12月,中德国际学院与外国语学院合署办公。

.
中德国际学院 _ 江苏理工学院 _ 微微校
http://xjj.165183.cn/UserFiles/20141218162445476.jpg
花溪大学城是贵州“人才高地、科创基地、生态园地”。位于贵阳市花溪区党武镇,是贵州最大的大学城,以本科层次学校为主,目前有6所大学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