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

  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建于2010年9月,是由原化学化工学院制药工程与生物工程系发展而来,学院现有制药工程、生物工程、护理学、药学等4个本科专业及制药工程、生物化工、生物材料等3个二级硕士点。制药工程专业是常州市唯一的制药工程本科专业,是江苏省特色专业,并在2012年获“十二五”省级重点专业类;生物工程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护理学专业是依托学校综合性公共基础课教学资源、江苏省特色专业制药工程与生物工程专业优势以及共建单位常州第二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的优质基础设立的特色专业;有“药品制造与质量控制工程”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常州市生物医药研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个;与亚邦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采取“中心+基地”模式,合作建设省级实践教育中心1个(常州大学生物医药实践教育中心);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2个。
  学院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历层次结构高、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全院现有专任教师近40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9人(其中,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1人,江苏省特聘教授1人,全职法籍教授1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9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28人,在读博士3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达100%,有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韩国、新西兰、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境外学术背景的教师占57.1%左右。获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资助2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江苏省第8届青年科技奖1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1人、第三层次培养对象3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江苏省“双创人才”1人;江苏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本科毕业生优秀论文团队奖1个。
学院拥有仪器设备639台,价值2000余万元。近年来针对教学科研特色,重点建设和购置了药物筛选和定量分析方面的设备,例如:多功能细胞定量分析系统、电泳凝胶成像系统、倒置生物显微镜、高速冷冻离心机、气质联用仪、液相色谱仪等一批基础性分析测试仪器。此外,学院也非常重视软件建设,先后购置了医学机能虚拟实验系统软件和人体解剖学网络自主学习考试系统软件等,用于护理学专业的实验教学。现有的软硬件条件和教学环境可满足生物医药专业及其它相关专业的本科、研究生教学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需要,也可满足企业和社会培训、生产的需要。
  随着学院的发展和壮大,学院教师在自主开发与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建院以来,科研到款近五千万元;获省部级以上项目达2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8项(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 1项,青年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16项);发表重要论文150余篇;三大检索论文60篇;专(编)著5部;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4项(江苏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等奖分别1个,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个);申请专利141项(其中授权专利31项);获省部级鉴定9项。
目前,学院在校学生共590人,其中研究生43人。制药工程专业马小坤同学荣登2013年3月“中国好人榜”,并荣获201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制药工程专业王莉同学被评为2012年度江苏省“大学生自强之星”和201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学院在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学生在科技创新能力上的培养,我院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我的中国梦红色革命基地调研实践小分队”获得省优秀团队称号;何兆斌、王莉等8名同学的作品荣获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填补了学校在“挑战杯”项目上的空白,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学生学风良好,全国大学英语4级考试一次性中通过率始终名列学校前茅,连续3届毕业生的考研录取率均超过30%,位于学校榜首,其余毕业生100%在沪宁线上主要几个城市生物医药企业就业。

学院地址:常州市科教城天润大厦A座

邮 编:213164

.
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 _ 常州大学 _ 微微校
http://xjj.165183.cn/UserFiles/20141218162445476.jpg
花溪大学城是贵州“人才高地、科创基地、生态园地”。位于贵阳市花溪区党武镇,是贵州最大的大学城,以本科层次学校为主,目前有6所大学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