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学是江苏省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三大石油公司共建的高等院校,石油工程学院是常州大学最具石油特色的学院之一。下设油气储运工程系、石油工程系、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等4个教学系和1个专业实验中心。
现有油气储运工程、石油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4个本科专业。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含油气储运工程、石油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含热能与动力工程)是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培育)学科,其中,油气储运工程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和江苏省特色专业,油气储运工程和石油工程专业是江苏省重点专业。
学院拥有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油气储运工程、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热能工程、油气工程安全、油气工程节能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动力工程和石油与天然气工程2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
学院拥有一支职称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敬业精神强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的比例为51.63%,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达到97.56%(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60.62%),青年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为100%。
学院具有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条件,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江苏省油气储运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有机废弃物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油气储运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省石油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及常州大学石油工程研究院、非常规油气资源研究所、新能源利用与节能减排研究所等科研教学机构。
学院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派出多位教师和研究生出国进修,攻读学位,聘请外籍专家来院讲学,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交流活动,并与俄罗斯、美、英、日、德、芬兰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联系。
近年来,学院承担了一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800余篇,三大检索论文160余篇,授权专利50余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三等奖6项。
学生就业形势良好,在当前毕业生就业市场全面放开,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毕业生连年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