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特色,推进教育创新的基本情况 | |||||||||
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成立于2004年10月,前身是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系。学院下设地理科学、城市与房地产管理、遥感与信息管理、旅游管理四个系。现有地理科学(师范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非师范)、地理信息系统(非师范)、旅游管理(非师范)4个本科专业及旅游管理导游班1个专科专业及成人地理本科教育,目前在校学生560多人。现有专职教师46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4人,讲师22人,教师中有博士(包括在读)11人,硕士12人。现有人文地理学省级重点扶持学科、自然地理学院级重点学科,有GIS省级示范实验室,发展了历史环境演变与旅游开发、城镇发展与规划、区域发展与管理、自然资源与环境研究、土地开发与规划等具有明确方向和特色研究领域,成为全省最为重要的地理研究和地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近年来,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历年考研率均居全校榜首,2003年考取研究生人数24人,考研率33%,2004年考取研究生29人,考研率43%,2005年考取研究生人数38人,考研率34%。学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 我们学院的成长,正处于我国高等地理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我们面向整体教育改革、地理学科发展和经济建设、人才需求趋势,紧紧围绕科研、专业建设与教学三条主线,突出办学特色,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在发展中改革,在创新中壮大。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面向国家和山西省人才需求趋势,积极探索师范+应用的专业建设之路 专业建设在高等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学科建设中关键的一环。对于地方师范院校来讲,过去地理学科基本上只设面向中学师资培养的地理专业一个专业,随着80年代以来地理高等教育进入应用教育发展阶段,改革过去单一的办学模式,在保证师范教育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的适应市场更广泛需求的培养方向,成为各师范院校地理教育转型调整的主要趋势。许多高校开展了关于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尽管改革方案各有千秋,但却没能解决好人才培养中师范性与地理应用型的有机结合以及发展壮大地理学科的问题,在专业设置上也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体系,导致办学方向上的盲目性和短期行为,尤其使地方高师院校感到无所适从,因而,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探索一条适合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既是当今人才市场所需,也是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需要。基于这样的形势,我们从地理学应用学科发展和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趋势出发,在地理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寻求突破,通过地理学专业层次的完善和相关交叉学科的拓展,积极发展面向山西省人才需求的非师范应用型专业,走出了一条“师范+应用”的专业拓展之路,构建起“双轨”制专业结构体系,目前我系已设立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等三个非师范专业。(发展过程如下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