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2006年被批准成立了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基础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1年被批准成立了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现有生理学系、细胞生理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2个教研室、7个学生实验室、5个研究所。学院现有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生理学国家重点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药理学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细胞生理学省级重点实验室、山西省新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其前身基础医学部始建于1958年,1999年更名为基础医学院。
目前有233名教职工,其中:教师163人,实验技术人员61人,管理人员7人。教师中有教授30名,副教授55名;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53人。“百人计划”引进人才4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
基础医学院承担着全校本科生、本硕生、研究生及继续教育学院各层次、各院系的50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每年承担5.5万学时的教学任务。省级精品课程有生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省级高校基础课示范实验室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机能学实验室;生理学科为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团队。
近五年承担了3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0余篇,在学术会议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ISTP等收录150余篇;获省部级科研奖励30余项,申报专利10余项,编写各类教材、著作80余部。
学院先后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院的长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基础医学院以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十二五”规划,发扬基础“传承、奉献、创新”的精神,提出了“一体两翼三服务”的发展理念,即以教学为主体,以科研创新和产学研为两翼,服务教师、服务学生、服务社会;不断改善教学科研条件,提高教学水平,推进教学改革,提升科研水平,加强团队建设,促进学科发展;党政工团结合,创新文化理念,构建和谐学院,实现教学研究型学院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