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贵州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前身“贵州民族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成立于1986年6月26日(当时即明确为正处级机构),1988年12月21日更名为“社会科学部”,2004年9月2日更名为“马列主义教学部”,2009年9月学校进行学科重组时再次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 

        根据中宣部 教育部教社科【2008】5号文件规定,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职责是:“统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负责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相关管理工作;负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梯队建设等工作。”

 

 

        按照中宣部、教育部、国家民委和贵州省教育厅的规定,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在全校各学院、各本科专业中开设8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中央规定的5门必修课和1门选修课,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⑤《形势与政策》、⑥《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二)国家民委规定的1门必修课(《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三)贵州省教育厅规定的1门必修课(《贵州省情》)。与此同时,还承担全校各专业研究生的3门公共理论课(“马列经典著作选读”、“自然辩证法概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工作。

        在学校党委的重视和支持下,2001年12月18日,学校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主任、副校长等为副主任的“两课”(现改称为“思政课”)指导委员会,同时决定将“两课”作为校级重点学科,并要求当时的“社科部”按照重点学科建设的规划和要求,抓好“两课”建设。随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5门课程,连续评为校级重点课程。

        学校在办学经费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仍然投入了一定的人力、财力,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添置了一批办公设备、图书资料、教学器材,并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待遇作出了硬性规定。

        院领导按照教育主管部门和校党委的要求,号召全体思政课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广大教师在积极承担教学任务、注重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活动。近几年来,思政课教师公开出版著作19部,编写教学用书6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等科研课题27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2项,教学成果奖10余项。

 

 

.
马克思主义学院 _ 贵州民族大学 _ 微微校
http://xjj.165183.cn/UserFiles/20141218162445476.jpg
花溪大学城是贵州“人才高地、科创基地、生态园地”。位于贵阳市花溪区党武镇,是贵州最大的大学城,以本科层次学校为主,目前有6所大学入驻。